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建设,是企业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,借鉴现有的成熟管理模式,将过程分析的方法、系统工程原理以及策划、实施、检查、改进(PDCA)循环管理的理念引入企业组织来进行能源的有效管理,建立一套可以覆盖企业能源利用全过程的管理体系,能源管理体系的建设对强化组织结构节能与技术节能,促进万家企业建立长效节能的机制具有非常重要意义。《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》(GB/T 23331)标准修订,推动着企业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,企业组织在通过建立实施能源管理体系,企业节能工作机制不断完善,企业能源管理水平也会随之大幅度的提高。
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技术服务计划简表
阶段 |
序号 |
步骤内容 |
工 作 内 容 |
|
准备 |
1 |
调查企业现状 |
① 对企业组织能源管理现状和现行能源管理制度、法规执行情况进行调查。了解目前企业的活动、产品、服务过程中能源的管理现状,如用能种类、能原使用水平及在行业中能源管理水平; ② 组织企业识别能源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活动、产品、服务中的能源因素、能控因子,确定重要能源因素及可控能源因子; ③ 对比行业标杆企业,寻找能源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,提出能源管理体系改进的重点区域、过程、环节、技术。制定合理、可行的能源消耗定额,节约成本 |
|
贯标培训 |
2 |
动员和组织落实 |
进行贯标动员,确定管理者代表,建立贯标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|
|
3 |
标准和文件编写培训 |
GB/T 23331-2009标准和建材行业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培训,进行文件编写培训 |
||
管理体系策划 |
4 |
制定方针和目标 |
确定能源管理方针和目标 |
|
5 |
策划管理体系 |
策划时要考虑:能源管理事项优先顺序、企业能源管理表现,企业有关的能源因素、能源管理影响和风险、能源管理方针、目标和指标,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能源管理的责任 |
||
6 |
职能分配 |
确定组织结构、能源管理结构,调整、选定、配备岗位及人员,进行能源管理职能分配,明确各部门、各岗位职责 |
||
管理体系的文件化 |
7 |
计划 |
确定管理体系文件编制方案 |
|
8 |
资料收集 |
|||
9 |
体系文件编写 |
编写手册和程序文件;编制工作文件和记录表样 |
||
10 |
文件修改和定稿 |
讨论文件是否符合标准、接口方式、充分性、适宜性、可操作性、见证性等,修改文件 |
||
11 |
文件发布和组织培训考核 |
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手册、程序文件(各部门也自行组织职工学习文件并作记录和考核); |
||
体系运行 |
12 |
体系运行 |
体系运行、检查实施状况、协调实施中的组织和技术接口问题、配备资源和人员、配制完善有关标识、完善记录表格、做好记录、收集信息、对体系不妥之处进行修改(包括文件修改) |
|
13 |
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; |
组织人员参加培训和考试;记录培训结果;制定内审员资格条件并按条件评聘内审员 |
||
14 |
内部体系审核 |
编制内审计划和检查清单;组织内审;编写审核报告,对分析的不合格采取纠正措施 |
||
15 |
管理评审 |
制定评审计划,召开评审会议;编写评审报告,提出改进要求并实施 |
||
认证 |
16 |
认证准备 |
全面动员,制定迎接认证工作计划并实施 |
|
17 |
文件审查 |
认证机构对公司提交许可材料、手册和程序文件进行审查 |
||
18 |
第一阶段审核 |
(1)了解能源管理体系的策划,建立与运行状况,确定第二阶段审核的可行性及重点,为第二阶段正式审核做准备。 (2)确认审核范围。 |
||
19 |
第二阶段审核 |
评价受审核方管理体系运行符合性和有效性,确定是否推荐注册。 |
||
20 |
审核后整改 |
对认证审核发现的不合格项进行整改 |
||
21 |
认证决定 |
认证机构对审核文件进行评定,确定是否批准并颁发认证证书 |
注:按照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有关要求,能源管理体系需运行6个月后才能进行第二阶段审核,因此企业从准备开始到获得认证证书一般需8-10个月